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我与中国家电业共同走过的年访杭州金鱼电器集

来源:外语电化教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采访杭州金鱼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电化住宅设备机器社高级顾问秦吉强之前,《电器》记者听闻他曾在业内有过“秦老虎”的绰号。而见到他本

在采访杭州金鱼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电化住宅设备机器社高级顾问秦吉强之前,《电器》记者听闻他曾在业内有过“秦老虎”的绰号。而见到他本人时,眼前这个儒雅、和蔼的长辈形象,打破了记者之前的想象。然而,当他回顾中国家电业4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自己和团队是怎样创业与守业时,所表现出的雷厉风行与果敢作风,又令记者感到“名不虚传”。

“改革开放40年是家电行业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40年,也是风雨兼程、跌宕起伏的40年,中国家电业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从大向强的道路。家电行业的发展完全称得上是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一个缩影。”在对《电器》记者总结中国家电业40年来的发展曲线时,秦吉强发出这样的感慨。

“80年代”:从一穷二白到蓬勃发展

谈起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初期,秦吉强表示,中国家电业真正起步于70年代末期,之前的家电业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基本上是零基础,如同一张白纸。而“引进与模仿”是当时中国家电业最初的发展模式。秦吉强在家电行业的打拼也始于这个时期。

1978年12月,基本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同期,浙江省举办了一场工业展览会。展览会上的一台松下洗衣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展览会一结束,当时浙江省多家企业强烈要求,将这台洗衣机留在自己的企业以便研究试制。“对于这台洗衣机花落谁家,企业之间的争夺十分激烈。”秦吉强回忆道。

最终,这台洗衣机被浙江省二轻厅下属的杭州市二轻局的一家生产理发工具、铁锹及汽车制动器的刀剪厂争取到手,而这家刀剪厂正是秦吉强当时的工作单位,那时,他是一名电工。

“捧着”这台得之不易的洗衣机,这家刀剪厂立下了“军令状”——80天内一定要拿出一台洗衣机来。秦吉强正是迅速组成的五人试制小组中的成员之一。“到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楚,1979年大年初一,我们把这台样机搬到市二轻工业局的一个卫生间里,拆开洗衣机的后盖板,正式开始了研究及接下来的模仿与试制。”秦吉强告诉记者,“最终用了73天,浙江省的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诞生了!”

从那时起,刀剪厂就变成了杭州洗衣机厂,但当时也面临发展的困难。“当时市场对洗衣机有两大质疑,一个是衣服能用洗衣机洗吗?另一个是衣服会不会被洗衣机洗破?”秦吉强回忆说,“为了打破质疑,我们把试制出的洗衣机放在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一个是浙江大学,让这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高级知识分子们把家里的被单、衣服拿来,现场展示洗衣机的洗涤效果;另一个是杭州的钢铁厂,钢铁工人的工作服是最厚重的,通过现场演示来增强洗衣机洗衣的说服力。”

在上世纪“80年代”,秦吉强所在的杭州洗衣机厂与当时洗衣机行业一样,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在总结上世纪“80年代”中国洗衣机行业的特点时,秦吉强认为,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5年的洗衣机行业情况基本是供不应求。“当时是商品短缺时期,产品只要能生产出来,几乎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不仅如此,消费者还要凭票购买,产品非常紧俏,根本买不到货。”1984年2月12日,“连升三级”的秦吉强,从质检科副科长直接升任为杭州洗衣机厂的厂长,回忆当时的情景,他笑言,“许多商家的业务员每天跑到厂里的供销科,比员工上班还早,一坐就是半个月,不停地帮着打扫卫生和端茶倒水,用诚意感动厂里的人,就为了拿到几车洗衣机。”

“80年代”的后五年,洗衣机行业甚至是整个家电业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整个行业兴起了引进国外技术,包括生产线、模具的热潮。“当时洗衣机行业就有6家工厂在和松下进行技术合作。” 秦吉强告诉《电器》记者,当时国家非常重视与国外的技术合作,提出了著名的“技贸结合”策略,在引进国外设备、模具、零部件时,把技术同时带进来。“这对洗衣机行业从初级阶段向更高级别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秦吉强看来, “80年代”也是中国洗衣机行业产能迅速发展的阶段。“1979年,我们厂洗衣机的年产量仅550台,全国洗衣机总产量也就台,全国仅有11家定点洗衣机厂,而80年代最高潮时,全国已经有300多家洗衣机企业。1988年,全国洗衣机产量激增至1046万台。”秦吉强总结道,整体来讲,80年代称得上是行业“大跃进”时期。

“90年代”:力主合资,狠抓质量

经历了“粗犷型发展模式”的“80年代”,上世纪“90年代”洗衣机行业出现明显变化。“1989年,整个行业市场形势急转直下,1990年,更是出现了行业性亏损,产销量每年下降20%。”当时的情况令秦吉强记忆犹新,“在这样的形势下,行业和企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抉择,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做强做大自身,成为发展的重要出口之一。”

文章来源:《外语电化教学》 网址: http://www.wydhjxzz.cn/qikandaodu/2021/0708/484.html



上一篇:扬帆再启程打造百年店访武汉风帆电化科技股份
下一篇:电化教学平台下思维导图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

外语电化教学投稿 | 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 外语电化教学版面费 | 外语电化教学论文发表 | 外语电化教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外语电化教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