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天坑”vs“填坑”,外语专业何去何从?|职人(3)

来源:外语电化教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并且这个新的东西是你如果不付出努力,你就肯定什么都得不到的一个东西,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我可以保持这一种学习的状态。 我也习惯了不断拓展
并且这个新的东西是你如果不付出努力,你就肯定什么都得不到的一个东西,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我可以保持这一种学习的状态。

我也习惯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尤其在跨文化学习上很有帮助。我如果对某些和日本相关的东西感兴趣,再加上没有语言障碍,我能比较容易了解这到底是什么。

当时完全是凭兴趣选专业,几乎没有考虑过今后的职业生涯。现在想想,其实语言和法律的组合可以给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我可以去当老师、考公,也可以去外所做律师,给自己给多一条路的选择,别人不能做到事情我或许可以做到。

法律适合喜欢阅读、有逻辑、认真细致的人。很多的法律工作是比较琐碎的,没有外行想的那么高大上。如果你学语言能够耐得住寂寞,枯燥的东西也可以做得很好,这样的人我觉得是挺适合学法律的。

04 全职口译“梦碎”后,去高校当老师也不错
  • 王迪,英语口译硕士,现某民办本科英语老师,暂居成都

好像大多数人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第一选择是跟随内心,我也不例外,如愿被英语翻译专业录取。

大四毕业,在工作和继续升学的岔路口,我决定去香港念口译。香港的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很好,不论是专业本身还是别的方面,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我说不上狂热地喜欢,但至少真心喜欢,不然语言学习这么累,这些年我不可能坚持。

我读完书回大陆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全职笔译。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最灰暗的一段人生,我不停质疑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专业?为什么要跟翻译死磕?我在那家翻译公司干了七个多月,每天就是坐在那像机器一样不停翻译、校对,和人没有交流,工资也不高,无论是跟我的兴趣还是性格都完全不符合,我整天处在怀疑自己选择是否正确的阴影里。

图源:王迪

那时候我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了一遍。买了考公考编的书,在网上搜索各行各业,咨询投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全考虑了一遍。但最后我还是不死心,仍然投了口译的简历。

幸运的是,最终一家车企帮我圆了梦,我获得了在里面全职做交传(交替传译)和同传(同声传译)的offer。

没想到也正是这份工作,让我遭遇了滑铁卢。我遇到了行业中所谓的“interpreter killer”(同传不友好的人):口音重、语速快,我真的跟不上。虽然公司很认可我,但我自己觉得压力太大。

挣扎大半年后,我还是放下全职做口译的念头,回高校当了英语老师。业余时间会学习,兼职口笔译,这样的生活状态更可控,能让我更放松。

语言带给我的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和开阔的视野,它像是一个跳板,我借助它走向了更远的地方。

我大四时做过一次陪同口译,客户是一个来做中医理疗的俄罗斯小姑娘。我跟随她十几天,陪她练八段锦、在佛堂打坐、参观寺庙。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我一边跟她打坐,一边给她翻译僧人的话,那个瞬间我觉得特别神奇:我在一个东方的环境里说着另一门语言。

在香港街头,当我听见不同国家的人说着不同语言从身旁走过时,我会感叹原来生活可以这样丰富。这些跨文化场景非常奇妙,我很享受,并且充满感激:如果我不会英语,我根本不会出现在这里。

语言真的是劝退专业吗?专业和职业一定得是对口的吗?我觉得这是很多人的思想误区。那些说语言没用的人是因为根本没好好学,话不好听,但事实就是这样。把语言学好了的人,一定可以体会到它带来的好处。比如在外企,不管哪个岗位,英语肯定是必要的;在教育行业,教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的那些老师也一直在考雅思;要出国深造,肯定也得先过语言关。

只要你想向上发展,英语一定是要过的坎。

我认为,我们的大学教育体系里,专业未必是为了找工作设置的,本质上还是培养学习能力。反过来想,专业和职业不对口是一个好事情,这恰好证明社会中不同岗位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职场Bonus:语言专业自救须知

2021年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到要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倾斜力度;2024年起,除北外、上外、外交学院继续接收英语专业保送生后,其它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均安排在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相关专业,鼓励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

文章来源:《外语电化教学》 网址: http://www.wydhjxzz.cn/zonghexinwen/2022/0426/535.html



上一篇:北京通州城管开展重点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执法工
下一篇:网上教博会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

外语电化教学投稿 | 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 外语电化教学版面费 | 外语电化教学论文发表 | 外语电化教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外语电化教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